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五四青年节当天,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专程到西藏农牧学院看望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作者,强调要认真学习回信精神,做有信仰、有理想、有能力、有道德的青年。殷殷关怀暖人心,谆谆嘱托鼓干劲。连日来,西藏农牧学院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师生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切实落实王君正书记的讲话要求,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聚万钧之力,谱青春之歌。
筑牢理想信念,肩负使命担当。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就能为国家民族提供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青年志存高远、怀揣使命就能激发无尽的奋进潜能。广大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和共青团历史的学习了解,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自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方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只有引导广大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不移,才能更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用党的伟大事业激发青年的斗志、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激发青年的潜能, 才能促进青年学生勇担历史使命,真诚执著的追求,满怀信心的进取,矢志不移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传承爱国精神,涵养忠诚品格。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西藏广大青年要始终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扬伟大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忧国忧民之心,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之情。青年学生只有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忠诚的政治品格,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之心,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行动十分坚决。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扎根西藏、服务西藏,传承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为服务西藏“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积极贡献。
锤炼过硬本领,增强实干才能。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当下,西藏各级党组织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共青团肩负着为党凝聚最广大的青年群众基础,引领青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职责,也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领会,助推主题教育广泛持续深入开展。“青年兴则国兴 青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年既要善于学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成果,更要善于运用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专业学习和生产实践,努力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效结合起来。要树立“自找苦吃”的想法,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扬弃和变革,在知识、技术、制度、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聪明才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厚植爱农情怀,砥砺奋进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中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总书记的回信为爱农兴农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农业是高海拔地区特殊的高寒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具有低压、缺氧、高辐射特征,更需要有爱藏兴农、博学为农,靠得住留得下用的上的新型农科人才。西藏农业院校青年,既要向往诗和远方,又要扛起“新农人”的使命和责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磨砺中壮筋骨、长才干,在风雨中见世面、壮胆识,在逆境中增本领、促成长。西藏青年学生要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深入到广大农牧民的家中,深入到西藏的千山万水之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沉下心、俯下身“自找苦吃”,助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用汗水和智慧为新时代西藏农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陈超,系西藏农牧学院团委组宣部部长;苏大鹏,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