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不同场合多次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主题教育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全面落实的重点措施,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长期坚持。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调查研究工作是共青团的一项基础工作。调查研究工作整体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共青团各级组织决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团的工作整体水平的高低。我们要深刻认识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形式深化调研,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也是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0月10日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化了党的调查研究思想,他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他还多次要求,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好主题教育,同样需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法宝。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和自治区党委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和民情民意,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获得新的规律性认识。做好团的工作,必须了解团员青年在想什么,而了解的唯一办法,就是深入基层调研,没有他途。调查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手段。“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我们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喝茶、饮咖啡想办法;不能躺在床上、安乐椅上冥思苦想找主意,而是要走到田间地头,奔向农村社区,到基层青年中去,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青年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
坚持科学的调研方法。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领导干部下去调查研究,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焦裕禄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就是说要掌握真实情况,形成真知灼见,以利于正确下决心、指导工作。”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只有在调查结束后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做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对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重视不足,“逆调研”“伪调研”“假调研”等现象,还有的调查研究只是走过场;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认知把握不足,无法兼顾“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齐头并进,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凡此种种,不仅严重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也损害了团的领导机关、团干部的形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调查研究。有效调查研究的前提,是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这种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只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有效地指导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党性问题。要建立并完善调查研究制度,结合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团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挂片连点制度并定期开展,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我们自觉的经常性活动。
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我们开展调查研究要有的放矢,找准问题是第一步,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始终将调查研究工作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共青团进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我们要通过调研去发掘、整理、提炼、推广基层好的工作经验,要对团的工作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对症下药,把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研究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尤其是对青年急难愁盼问题,要主动调研、紧盯不放、认真解决,确保措施可行、对策管用、效果显著。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我们团组织在城乡社区和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中的有效覆盖仍相对薄弱,适应青年行为特点和聚焦规律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迫切需要革新;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还有待大幅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能力不强,理论武装工作时效性不够;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服务青年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推动出台普惠性政策的实效性、青年的获得感不足;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下的气力还不够;全面从严治团工作推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中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有针对性地提出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使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成为提高团的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西藏共青团再上新台阶。
发扬务实的调研作风。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办法,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搞层层陪同。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2003年2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的短文,文章提出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我们要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点”要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要真心实意,善于与广大青年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知道他们想什么、要什么,真心诚意为他们办事,使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关怀、团的关心、社会的关爱。要细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准确分析矛盾、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