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阿里地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闻发布会在拉萨召开。
据了解,自我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阿里地委、行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中争先锋。
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尼玛介绍,阿里地区严格执行《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2020年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措勤、噶尔、日土3县获自治区生态县命名,18个乡(镇)、78个村(居)获自治区生态乡、生态村命名。
据了解,阿里地区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示范、坚持系统施策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保护监管并重、坚持生态为民利民、坚持改革创新引领,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防沙治沙面积24万亩,人工造林0.49万亩、818.4万株,森林抚育0.75万亩,启动狮泉河北山绿化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1.8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16.74%增长到20.59%,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5.73%以上。
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小兵介绍,阿里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天然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重点区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草原碳汇能力不断提升。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自治区工作部署,阿里地区深入挖掘本地草原碳汇巨大潜力,积极探索草原碳汇价值转换机制,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启动了草原碳汇开发项目。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草原“碳库”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为“绿水青山”颜值转换为“金山银山”价值提供了实现路径,在全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