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湖,地处青藏高原羌塘草原腹地,因康木如湖和惹角湖两个湖而得名,是全国最年轻的县城,素有“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之称。双湖每年8级以上大风多达20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这里的群众世代都以放牧为生,长久以来整个县域的食用蔬菜全部依赖外运。
对于东北小伙康子东来说,在双湖种菜这件事本不应该和他有什么联系。2011年12月,康子东参军从东北来到了西藏,2013年12月退伍后他被分配至双湖县工作,2018年正值全国脱贫攻坚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双湖县投建双湖县扶贫产业蔬菜种植基地,康子东听说后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到村里去、到群众中去,到蔬菜基地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用他的话来说:“无论是在办公室写文件还是深入田间地头都是为脱贫事业出力,无非是出力的点不一样”。
种植蔬菜对双湖当地群众来说十分陌生,甚至康子东种菜伊始就有人提出质疑:双湖县这种5000米的海拔怎么可能会种出蔬菜?两年的部队生活锻炼出康子东吃苦耐劳,不畏困难,敢当先锋的性格,面对质疑,康子东结合自己在部队种菜的经历,以山东寿光蔬菜发展历史为典型案例,多方进行双湖蔬菜种植的可行性论证,向群众讲解产业发展可以脱贫致富;用长征精神、“两路”精神教育引导群众不要畏惧困难,只要肯下苦功夫,一定能种出双湖人自己的蔬菜。
“放牧有禁牧期,而蔬菜种植没有,掌握好种植技巧就可以多产多销,带领群众走上乡村振兴大道就更近了一步。”康子东说。
想要在双湖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康子东深知要经历的困难和付出多么艰巨的努力。但是真正在5000米高的海拔地区开展蔬菜种植,干起来还是心里没底,于是康子东不断与县委、县政府和脱贫攻坚指挥部沟通,随后又主动前往自治区农科院、拉萨、日喀则等地种植基地拜师学习,在经过20多天的学习后,他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蔬菜的种植方法。但极高海拔的双湖在蔬菜种植上和其他地方还是有很多差异,并不能照搬全抄,为此,康子东组建了一支60多人的“种菜突击队”开始摸索起来。
海拔5000米的双湖要种植蔬菜,土壤、水源、温度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康子东首先带领群众将原本温室内的砂石土向下挖掘20厘米,然后从放牧点运来多达20吨的牛羊粪进行回填,将整个基地11栋温室5.5亩土壤全部替换了一遍。换土完成后,水源供给不足、配套设施短缺问题又凸显出来了。向县里申请后,他带领群众从双湖县外围引河水灌溉,在基地内修建一座蓄水池,再用大功率大口径水泵抽送至各温室,为温室加盖保温被。室外是零下的低温,温室内的气温又高达30多度,牛羊粪发酵后酸臭难闻,在“冰火交加”又缺氧的条件下,东北小伙康子东带领群众经过20多天苦干陆续解决“土、水、温”的问题,他在全国海拔最高的双湖县的种菜之旅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55天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菜苗破土而出,绿油油地连成一片。所有的质疑声似乎也消失了,5000米海拔种植蔬菜从此成为可能,双湖再也不是那个食用蔬菜全部依赖外运的地方了。在这段时间里,康子东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让他更加坚定地走这条振兴之路。
眼见蔬菜越长越好,本该高兴的康子东却犯了难:蔬菜一茬一茬地长起来,销路问题却没有解决,不少菜烂在了地里,让人格外心疼。
无奈之下,康子东只能组织群众用三轮车把蔬菜拉到双湖县城当起了“流动菜贩”,渐渐地县里人也由“看个新鲜”到“买来尝尝”,康子东又跑单位食堂寻求长期合作,销路渐渐稳定,“本地菜新鲜、好吃”的口碑也慢慢传开了。
有了成效后,康子东并不满足于现状,单靠小白菜、上海青和油麦菜这几种叶子菜很难满足当地的食用需求,也无法在市场上站住脚,群众学到的种植技术也十分有限。康子东深知想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大胆尝试其他品种。随即,他又只身前往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和拉萨、日喀则等地的大型种植基地“取经”,结合双湖当地实际,他开始尝试在基地移栽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结果的茄科品种,初期的菜苗根基不牢固,不能用水泵灌溉,康子东又带领群众学习用喷雾器喷淋,在菜苗生长过程中掐去多余的枝叶,确保所有的营养作用于主干上,能够多结果、结大果。
回到双湖后,康子东将从拉萨带回来的种子放在育苗盘里,每格3至5颗,保证好温度和水分。待苗高5cm左右后康子东又把菜苗移栽到温室里,8至15天的缓苗期日夜值守,保证温度不低于10°。待开花后就要授粉,海拔5000米的双湖几乎没有昆虫,康子东只能带着群众人工授粉,大棚里每一排大概有20株,一株大概有5到8朵花,因为没有经验,第一次新品种到最后只有大概20株成功授粉。这次之后,康子东开始总结经验,带领群众开始大规模种植,整个2020年基地种植品种一下从原来的5种扩大到20余种,大大解决了品种过于单一的问题,群众也切实学到了多种种植技术。如今,双湖县扶贫产业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供给已经全面覆盖了县城,当地的干群群众都能食用到来自双湖县本地产的新鲜蔬菜。
经过不懈地探索,康子东和当地群众掌握了高海拔作物习性、生长周期和养护重点等宝贵的种植经验,双湖县扶贫产业蔬菜种植基地受到了西藏自治区、市、县各级的好评和肯定,康子东也先后获得个人“一等功”、西藏自治区第二届“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最美公务员”、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双湖县扶贫产业蔬菜种植基地已累计服务双湖县干群0.8万人次,输送蔬菜达40余吨,解决就业岗位10人,带动县域两个村无劳力人员56人分红,产出效益30余万元。康子东也正向当地申请成立供销社、合作社,打造属于双湖的高海拔特色蔬菜品牌,让双湖蔬菜走出双湖,服务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