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从上好一堂实验课开始 兰州大学研发“华羊芯”绵羊育种芯片 西藏:民族团结是幸福生活的底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民族团结是幸福生活的底色

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目前,西藏有140个集体、189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荣誉称号,拉萨等7市(地)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各族干部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高原,团结一心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

齐心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夏天,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曲古村的旦增措姆,以优异成绩考入吉首大学。开学后,电话就成了家人间沟通的“桥梁”。旦增措姆的妈妈乔拉姆说:“每次听女儿在电话里讲外面的事情,我就特别好奇,特别想到区外去看看。”为早日实现这一愿望,乔拉姆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

“通过学习,我不仅认识了很多汉字,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大美山河有了更多了解。我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乔拉姆说。

为让中华优秀文化更好走进千家万户,今年5月,山南市博物馆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举办“记忆中的色彩——山南壁画艺术展”,展示壁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蕴含的人文精神、多彩的艺术风格,营造了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主办方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展览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自2020年9月开馆以来,山南市博物馆举办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百年回望,红心向党”主题展、“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山南专题展”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深刻理解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来,西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编写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读本等民族团结进步教材和读本,打造“互联网+民族团结”交流平台,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围绕“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化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塑造,建成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让中华文化始终成为西藏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之基

2021年10月,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共康村村民仁增主动承包了村里的蔬菜大棚。“通过跟外地来加查种菜的人学习,我逐渐摸出了门道。”仁增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他成功种出了青椒、莴笋、白萝卜、大白菜等,还挣到了钱。

蔬菜产量提高后,仁增决定做批发生意。产销两旺,仁增主动邀请村民们和他一起种大棚蔬菜,还经常向老人和患病的困难乡亲伸出援助之手。“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在党和政府以及亲戚邻里的帮助和扶持下,才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现在我的生活条件好了,有能力帮助大家了,就要尽可能回报社会。”仁增说。

各民族携手并进的故事处处都在发生。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于2007年成立,是一家以从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为主的企业,现有各族职工677人。公司垫资组织甲玛乡655户3850名农牧民成立了工贸公司,开展矿山运输、绿化环保、劳务承包等业务,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

“目前,公司共为甲玛乡群众分红14次、2809万元,去年分红294万元,相信今年会更高。除分红外,甲玛乡400多辆车辆参与公司运输业务,这些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鲁茸益新说,今年1月,公司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近年来,西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发挥西藏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美、越过越兴旺。

加强民族团结人人身体力行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社区,现有547户1547人在这里经商、生活,汉、藏、回、蒙古、东乡等民族居民共同将社区建设成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社区党支部书记次旦央吉介绍,社区立足实际,探索出了党建引领、发展经济、深化教育、示范引领、共建共治、文化交流、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共度节日、强化保障等民族团结“十促法”,社区各民族之间合作经商、建立友谊的现象十分普遍,民族团结成为社区生活和谐、幸福的底色。今年1月,社区被评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成绩的取得,是社区工作者和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次旦央吉说,“我们将进一步团结带领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艳,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目前,江洛康萨社区的民族团结“十促法”逐渐在更多社区推广。

前不久,第三批“高原红石榴”——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参观团先后走进广西桂林市、柳州市和广东广州市、珠海市等地。参观团成员由西藏各地干部群众代表80余人组成,大部分来自边境县和民族乡。参观团成员们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34个学习点位参观考察,还与参观点的代表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进行了沟通交流。

“10余天来,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交流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心得,沟通了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家更加明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在经验交流总结会上,参观团成员们表示,一定会把祖国繁荣景象多讲给身边的人,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者,共同爱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

近年来,西藏积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增进友谊,做民族团结进步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民族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