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青春 团西藏区委:赋能乡村振兴 有心有为有招 藏医传承人加央:一路向医行 公益步不停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西藏区委:赋能乡村振兴 有心有为有招

□ 本报记者 邢梦雨 汪旭梅

中式烹调师培训现场。本报记者 邢梦雨 摄

切丝、切片、雕花、摆盘,起火、裹芡、煎炸……在位于堆龙德庆区的西藏赢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团西藏区委的中式烹调师培训班正在这里火热开展。“真没想到,我在乡下做了几年的厨师,居然能在这里得到专业的指导!”前来参加培训的青年旦增开心地说:“这次有几十位学员一起参加培训学习,我已经是第二次前来接受培训了。”

赢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格桑央吉介绍,团西藏区委开展的中式烹饪技能培训中,采用“课堂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设烹调基础理论、食品卫生原料知识、烹调方法、凉菜制作、热菜制作等课程,此外还加入了小炒、面点制作等内容培训,从全方位提高学员的烹饪技能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根本。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大农牧民转移就业力度,大力提高农牧民劳务性收入水平,近年来团西藏区委聚焦主责主业,以服务、凝聚、培养青年人才为切入点,以“订单”“定向”等多种方式组织有培训需求的青年农牧民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近年来,团西藏区委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000余万元,培训3000余人次,累计带动困难人口和青年就业3200人,为农牧区青年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培训于去年12月初开班,按照培训时长规定将于今年2月底结束,涉及厨师、电工、美容美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挖掘机操作等10余个培训工种,共有891名青年农牧民学员参加培训,共落实377.67万元培训补助资金。”团西藏区委青发部副部长胡小芳介绍,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以来,团西藏区委主动对接区人社厅,反映共青团系统青年农牧民参加培训需求和市场需求,科学确定和申报培训项目,合理制定培训方案,积极争取最终落实了18个培训项目。胡小芳介绍,本轮次培训预期任务完成率将达到100%、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结业后初次就业率不低于40%,学员鉴定率将达到10%以上,订单、定向就业不低于30%。

此外,团西藏区委持续深化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岗位征集和岗位推介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投身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动员县区青创联盟等创业服务组织为广大青年提供资源对接、业务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广大青年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推广现代农业科技,不断带动广大农牧区青年增收致富。

2023年5月以来,团西藏区委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组织青年讲师团成员开展宣讲活动,赴各地(市)、县区以互动交流、集中解读等形式在线上线下开展20余场宣讲,覆盖农牧民青年近2万名。

宣讲中,团西藏区委还创新性地采用“党史+音乐+视频”的方式,将宣讲交流和音视频作品相结合,精心选取《理想》《共和国之恋》《寸心》等歌曲,生动讲述李大钊、陈延年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并以焦裕禄、袁隆平、卓嘎等时代楷模的感人故事,用艺术语言宣讲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帮助广大农牧民青年感受红色文化和信仰的力量。

在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康马县、那曲市申扎县等地,团西藏区委还募集资金,开展“爱在身边 青伴成长”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驻村点建设“爱心书屋”“图书角”,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此外,每年寒暑假,西藏各级团组织还结合返乡大学生所学专业及特长开设“七彩课堂”,不断拓展农牧区青少年兴趣爱好,让少年儿童度过既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受到当地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赋能乡村振兴要坚持内外兼修,多措并举,只有有心有为有招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胡小芳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