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时事 与新西藏同龄,述新时代变迁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新西藏同龄,述新时代变迁

□ 本报记者 次仁白吉

贡布正在自家门口散步。 本报记者 次仁白吉 摄

初春的日喀则市谢通门县通门乡仲村,碧空万里,鸟语花香,一派宁静祥和。不远处的田野上村民辛勤劳作,贡布老人沐浴着春日暖阳,正悠闲地在村庄漫步,他不时望着眼前靓丽崭新的村庄面貌,不禁回忆起过去。

生于那年,何其幸运

贡布老人生于1959年,家中有4个兄弟姐妹,作为老幺,他是家中父母最疼爱的孩子。回顾起幼时记忆,他说总听父母和自己说“你是个幸运儿”。当他追着父母问为什么时,有好几次父母只是摇摇头不愿讲述,后来他从邻居老人口中知道农奴出身的贡布的父母从前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地无寸土的悲惨日子。

不过还好,一切都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改变了。

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百万农奴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昔日“会说话的工具”变成了有家、有业、有尊严的自由公民,百万农奴迎来了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的时代。

西藏民主改革后,贡布一家分到了9亩田地,种上了青稞、土豆、萝卜等从前眼巴巴望着农奴主享用的粮食,告别了那段黑暗残酷的悲惨岁月,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开启了幸福生活。

坚定信仰,迎接新生

在1978年,19岁的贡布主动应征入伍,良好的体能和矫健的身姿让他顺利通过诸多考核,参军后的贡布在部队里接受着培养和锻炼,跟着大部队训练、建路、修房子,在部队里让他见识到了许多新鲜事物,拓宽了眼界。“在部队的食堂,我生平第一次尝到了青椒肉丝、回锅肉,好吃到每天都在期待着吃饭。”贡布回忆。

部队里的经历使他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和党的政策理论,提升了思想觉悟,由于贡布理想信念坚定、工作踏实肯干,1982年7月1日,贡布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回想起宣读入党誓词的那一刻,他依然激动不已。

沐浴阳光,乐享天伦

退伍后,贡布回到了故乡组成家庭,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儿子担任乡医,女儿嫁到邻近村庄,不时回来探望贡布老人。贡布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经营着村内一家零售商店,屋内摆放的藏式家具干净整洁,种植的盆栽已长出艳丽的鲜花,满屋芳香,柜子上摆放着一排奖状证书。“我孙子孙女学习成绩都很好,品行端正,几乎每学期学校都会发很多新奖状呢!”贡布满脸骄傲地向记者介绍,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幸福感。

当问及村庄,贡布表示这些年村庄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滔滔不绝讲起了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我小时候每家每户搬运东西都只能靠人背驴驮,现在我们村子很多家庭都添置了小汽车、电动车,出行方便了不少;以前弯弯绕绕的买东西要走上好几周,现在柏油路通到家,二十几分钟就能到县城买东西;以前大家都住在破旧小屋,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住上了二层藏式小楼……”

作为新西藏的同龄人,贡布有幸沐浴新西藏的阳光茁壮成长,见证了六十五年来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的历史巨变。“小时候的我难以理解父母为何说我幸运,现在越来越确信了,我真的很幸运!”贡布笑着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