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晚8点,只有两个人练球的高新区便民篮球场。 本报记者 邢梦雨 摄
野球场的篮筐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比赛模式,另一种是练习模式。野球场上的社交一般也有两个定律,第一定律是如果一个球场处于比赛模式,哪怕只是两人的斗牛(即一对一的单挑)比赛,一般也不会有人去打扰;第二定律是如果一个球场处于练习模式,哪怕人再多,你也可以加进去一起练。
但野球场上的社交一般还有第三定律:即当第二定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会自动向第一定律转换,当练习模式人数增加至合适人数时,会自动转变为比赛模式。而2023年初疫情过后本该放肆“开打”的拉萨室外篮球场却大多出现了“5缺1”“7缺1”的场景,“等一个人开打”“等两个人开打”成为很多野球场的常态,2023年3月至5月记者通过走访还发现,在拉萨很多室外篮球场上本就人数不多的球友还有人自觉戴上了口罩。
位于拉萨高新区的便民篮球场是拉萨为数不多有顶棚的室外篮球场,不仅遮阳避雨满足恶劣天气球友的健身需求,还可以让人们在运动的同时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成为拉萨很多球友心目中的宝藏篮球场,2022年8月拉萨疫情发生前每天晚上通常有10余支球队在此比赛和练习。
家住拉萨东郊的陈先生已经50多岁了,在2022年疫情前他常常因为高新区的便民篮球场热烈的氛围大老远过来打球,长期坚持运动让他保持着不错的精神状态,球场上他也因为年龄问题与球友发生过许多故事。2023年初,记者在高新区的便民篮球场看到了独自练球的陈先生,交谈中他说道:“坚持适度运动是保持年轻的秘诀,但‘阳康’之后,大家的身体机能都有一定的下降,健身的欲望、频率和强度都有所降低,现在很少看到其他球友过来了,看来新冠病毒对健康的影响还是很难估量的。”
为此,2023年6月记者咨询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专家,专家表示病毒对人体的攻击是多角度的,从直接的肺部损伤到循环系统不一而足,新冠后遗症也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它受到个体差异、感染程度、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3年下半年以来,为了让广大群众保持合理安排健身锻炼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西藏自治区通过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指导、“三送”送体育下基层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六进”等方式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康科学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全民健身,重新出发。
2023年8月8日,西藏启动“全民健身日”暨“全民健身体验月”活动,自治区体科所免费为市民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不少群众闻讯前来检测,量身高、测血压、测骨密度……测试结束后,受测群众还可以获得体质评定报告和运动锻炼指导建议。
2024年开春以来,随着气温的上升,加之春节后瘦身燃脂高峰期来临,文体消费复苏趋势明显,广大群众纷纷走出家门,开展各式各样的健身活动,以健康、快乐的心态迎接春暖花开。西藏各地体育运动氛围渐浓,日趋完善的体育设施和运动服务,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业余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篮球场上又重新“长满了男人”。
热门的不止篮球,冰雪运动、水上运动、足球、羽毛球、瑜伽、自行车、徒步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在西藏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开展的纳木措徒步大会、喜马拉雅全国攀岩邀请赛、鲁朗自行车赛和环巴松措自行车赛等一系列户外赛事开展,也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促进了体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其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西藏民众对运动健身有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此前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统计显示,青年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50至69岁的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还有所增加,超过80%的受访群众表示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显著增强。此外,女性健身者也越来越成为运动健身的主力军,据拉萨市柳梧新区某健身机构负责人透露该机构的会员75%以上为女性。
此外,在广大基层农牧区,为提升基层民族传统体育组织能力和执裁水平,“三送”送体育下基层系列活动广泛走进县乡基层,广大基层体育工作者和乡镇干部接受了正规的规则培训,押加、响箭、抱石头、打牛角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深受基层群众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藏民众开始将运动健身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天繁忙地工作之后,运动放松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