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旅游 在石家庄听燕赵古韵摇滚新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石家庄听燕赵古韵摇滚新声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光顾石家庄时,水草丰茂的滹沱河森林公园中,白鹭踩着浅水开始觅食。蜿蜒在城市上空的环城绿道上,晨跑的市民已是大汗淋漓。四横八纵的主干道上,车如流水人如潮。城市之下,来往的地铁载着乘客穿梭繁忙。正太饭店里的咖啡机嗡嗡作响,为客人精心准备着早餐。石钢工业园区中,陆续有年轻人背着吉他来此准备彩排。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内,各色商铺开门营业,金牌导游也呷一口清茶,打理好精气神儿,为把熟悉的景点介绍给陌生的游客做足最后的准备。

这里是石家庄,不仅有着燕赵古韵,更响彻着摇滚新声。自1984年,美国摇滚乐队朝阳乐队来石家庄演出,摇滚的种子在石家庄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至今已走过四十年。当落日坠入太行山,晚霞映红滹沱河水。黄昏时分,华灯初上,繁华的都市灿若繁星,正定古城夜游的人群还似旧时,湾里庙步行街中的年轻人摩肩擦踵,石钢工业园区内舞台上下齐声合唱。

燕赵古韵

“正定,我来得晚了。正定拥抱着太多的国宝,让人强烈地感到一种千古之美。”这是余秋雨来到正定古城后的感受。“来晚了”三个字道出了余秋雨对这里的折服。

石家庄,自古以来便是燕赵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商朝。作为古代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汇点,石家庄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与文明的交融,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定古城则是石家庄这座城市古韵的凝练表达。

来正定古城,那就不得不向你推荐一位“金牌导游”,那就是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梁思成前后三次来到正定古城,并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假若你阅读完这些文字,再根据文字中的指引“按图索骥”,到不同的建筑群中,把梁思成当年目睹的场景和你的所见融会起来,就会有一种穿越时空,似曾相识的感觉。

隆兴寺,也是当地人口中的大佛寺。这里有被梁思成称为“艺臻极品”的摩尼殿;也有被鲁迅赞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还有让梁思成激动地说出“使我们高兴到发狂……建筑中罕有的珍品”的转轮藏殿;更有“这像大概是中国最大的铜佛像”的大悲阁千手观音像。这座大佛像,也是当地人把隆兴寺唤作大佛寺的原因。在大悲阁前面靠东方向,矗立着一块石碑,它也是证明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的佐证,算是隆兴寺的“生日”碑。这块碑经过岁月的磨砺,躺在远在寺外的杂草中不知过去了多少年,直到它等到了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到来,才将它从荒草中抬出,重竖置于寺内。这块石碑就是被称为“隋朝第一碑”的龙藏寺碑。龙藏寺碑是现存最完美的隶楷过渡的楷书碑刻。后人称“楷书之祖”。

林徽因在和梁思成考察时,爬上了开元寺的钟楼,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开元寺钟楼是研究唐代寺院平面布局的重要实例,是河北省最早的古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唯一的唐代钟楼。每当夕阳夕照,钟楼和须弥塔交相呼应,两个唐代的老叟肯定有他们诉说不完的密语。

而另一个“金牌导游”,也是不得不推荐,那便是曾经在滹沱河和正定古城留下文字记忆的古人们。怀揣诗歌游古城,又是另一种境界。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晚渡滹沱河的唐代诗人卢照邻;“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凭吊怀古的唐代诗人胡曾;“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由南及北的南宋政治家文天祥;“春草一亭绿,麦饭几家烟。人渡滹沱河口,去去夕阳船。”横渡滹沱河的清代文学家吴锡麒。

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空间的探寻,更是在置身空间之中做出对时间的探索。无论是写出“火树银花”的苏味道,还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甄宓,石家庄人不仅有慷慨悲歌,亦不乏浪漫。

夜里的正定古城灯火通明,游客甚至多过白天。你会偶遇少女们穿着汉服,骑着电瓶车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拍照、打卡。如果赶巧了,你还会偶遇年轻的画师,他们在画架上涂抹着色彩,没准你的身影就会出现在他的画作里。

南城门、阳和楼是两处绝佳的观景点,登上城楼,俯瞰古街交错纵横。“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浪漫的最高境界从来不是尽心的布置和预设,而是仓促的旅途中不经意间擦肩后的一次回眸。在这络绎的行人中,或许就有属于你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动人瞬间呢。

摇滚新声

如果说石家庄的历史与文化是其深厚的底蕴,那么这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蓬勃发展则是其不断前行的动力,而摇滚乐则是这座城市现代活力的最佳注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美国的朝阳乐队首次来华演出,摇滚乐的种子随着狂野澎湃的歌声,在石家庄遍地生花,至今已有40年。

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他的老师便是石家庄人——河北省歌舞剧院的宋战鹰老师。彼时的宋战鹰从美国交流后,带回一批音乐设备,崔健每周末都会从北京来到石家庄找宋老师学习。

石家庄摇滚史上另一位不可不提的人——邢迪,地平线乐队的主创,石家庄本土摇滚乐的奠基者之一,从满腔热血的少年,到摇滚界的铿锵战将,他的故事是石家庄摇滚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

初中时候的邢迪是个美术生,在一次去买画材的路上,偶遇了一位在路灯下靠弹吉他攒路费回家的新疆人。少年邢迪被音乐吸引,拿出了所有的钱给眼前这位弹着吉他的陌生人,并在接下来的9天时间,天天与那人待在一起,听歌、学弹吉他,懵懵懂懂被吸引进音乐这个世界。

1984年朝阳乐队来华的首场演出,则如同一颗摇滚的火种,彻底点燃了邢迪的摇滚之路。而后在石家庄诞生的两本杂志:1986年诞生的‌《‌通俗歌曲》和1999年诞生的《我爱摇滚乐》,更是影响了几代内地摇滚人和知名乐队,此后,这里涌现出一批批像万能青年旅店、旺财这样有影响力的乐队,四十年的时间,石家庄成为了无数摇滚人拿起吉他起航的地方。

如今,石家庄将摇滚乐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摇滚之城的建设。草莓音乐节、摇滚音乐节等大型音乐活动的举办,让石家庄的周末充满了摇滚的旋律,成为了乐迷们的天堂。

石钢工业园区,这片曾经的工业热土,如今已蜕变成年轻人的文化新地标。石家庄巧妙地将工业遗址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又赋予了新的文化生命力。在这里,钢铁的冰冷与摇滚的狂热相互碰撞,让人热血沸腾。老牌的乐队和新兴的乐手们在这里相遇,续写着他们和摇滚乐的故事。

在距离石家庄60多公里的井陉矿区正丰左岸艺术村内,石家庄原创乐队星矢打怪兽拥有着一座属于自己的小院,他们在这里生活、创作,打造了一个属于年轻人的音乐乌托邦,摇滚的热情与松弛的生活在这里并存。在石家庄,摇滚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感受摇滚与生活的和谐共鸣,体验独有的那份魅力。

摇滚乐对于石家庄来说,一直是进行时,当年的年轻小伙儿历经岁月打磨,成为了守护者。而更新的一代摇滚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在不断成长。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一支石家庄的摇滚未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Rockids乐队,他们是石家庄本土平均年龄最小乐队,已迈向国际,成为石家庄摇滚音乐的未来新生力量。

石家庄,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既承载着燕赵大地的千年古韵,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奏响了摇滚新声。易中天曾在他的《读城记》里这样描述:北京是最大气的城市,上海是最雅致的城市,广州是最商业化的城市,成都是最休闲的城市,厦门是最温馨的城市,等等。那么,石家庄是怎样的城市呢?有人说石家庄称得上“最平实的城市”。假如你想了解石家庄,那还得亲自来一趟,用自己的体会来给它定义。

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滹沱河南岸的石家庄主城区,就是石家庄的“双城”。一个历经1600多年的古城仍然焕发神采,一个年轻包容的石家庄新城仍在稳步成长。

(凤凰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