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文化 “梵高”的藏地旅行 驻村帮扶显担当 凝心聚力办实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村帮扶显担当 凝心聚力办实事

——团西藏区委第十三批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奴村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 本报记者 次仁央吉

驻村工作队与村内老人在幸福养老院。(摄影:次仁央吉)

在日喀则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在稳步实现。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奴村作为这一进程中的生动缩影,展现了一幅幅温馨生动且充满希望的画面。

在秋日的阳光照耀下,金黄色的农田闪烁着光芒,嘎拉奴村的田野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驻村工作队与村民穿梭农田之间。

“这段时间帮我们秋收,你们都晒黑了,真是辛苦了!”一旁的村民桑布抬头微笑着看向右边的伙伴。

“这有啥的,黑点没影响!哈哈!大家平时还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第十三批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何静萍轻轻擦拭额间的汗水,笑着回应道。

自2024年5月,团西藏区委第十三批驻村工作队入驻嘎拉奴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将自己深植于乡村大地。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家庭,与村民共享一锅饭、共居一室、共耕一亩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意义。他们用脚步丈量嘎拉奴村的每一寸土地,这不仅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更是对乡村振兴使命的坚定承诺。

嘎拉奴村坐落在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受限于地理位置和薄弱的基础设施,村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在一次走访群众家中时,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村内牧区照明和住宿条件存在困难后,驻村工作队迅速申请启动第十三批强基惠民经费,为全村五组158户农牧民购置了价值3000元一顶的帐篷5顶、价值9500一台的太阳能灯5台、价值50元一米的铁栅栏240米等共价值74500元的物资。

帐篷的搭建为牧民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临时住所。

了解到村民在讨论冬天天气冷到晚上难以入睡、取水存在困难等问题时,驻村工作队积极行动,依托团区委资源,为全村村民们发放了160余件被褥、100余个暖瓶和水盆等物资。

寒冷的冬季,驻村工作队竭尽全力为村民们带来一丝暖意,温暖心窝。

在嘎拉奴村,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幸福养老院。驻村工作队总会依托各类传统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这里,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围坐一堂,品尝来自不同民族的特色美食,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表演。村民们在这儿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还在无形中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增进了情感。

在暑假的短暂空隙中,驻村工作队看到孩子们虽然背着破旧的书包,却依然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刻苦念书,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派驻单位团西藏区委,成功为本村小学生及初中生争取到了123个崭新的书包。

2024年,嘎拉奴村有9名学生成功考入大学,考虑到学生们外出上学面临经济压力,驻村工作队不辞辛劳,为他们申请到了每人5000元的助学金,圆了学子们的大学梦。

“驻村,就是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何静萍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嘎拉奴村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