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生活 “第四高”为何找上年轻人 拉孜县锡钦乡中心小学打造校园“开心农场” 拉萨市举办第十二届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 正畸,年轻人“自我养育”的又一种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拉孜县锡钦乡中心小学打造校园“开心农场”

□ 本报记者 邢梦雨 汪旭梅

近日,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中心小学开设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喜获丰收。学生们兴奋地游走在田间地头,个个化身劳动小能手,亲身体验拔萝卜、扒土豆、采摘白菜和向日葵等劳动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参与收获、品尝丰收的快乐。

据学校校长达瓦介绍,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践行立德树人目标,学校于2022年初开辟了一片约4亩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在劳动实践中提升自我。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还把劳动教育基地划分为16块,让每个少先队中队都认领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在动手种植、管护和收获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们规划每个节气可以种植的蔬菜,学习使用劳动工具,实践教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经过少先队员们的辛勤耕耘,入秋以来学校劳动教育基地收获满满。参加劳动的孩子们对这种新奇的体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一天天长大,收获时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分享给同学们,真的很开心!”“只有用双手努力和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与成长,自己的劳动果实吃起来格外香甜!”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