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文化 阿里普兰县:边陲明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西藏政协成立65周年:凝心聚力  共谱新篇 我国积极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迈向更高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里普兰县:边陲明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 作者 达珍 洛桑旦增

图为科迦村藏戏团表演科迦藏戏。

在“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普兰县宛如一颗边陲明珠。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边贸文化和特色产业,它们在岁月长河中历经淘洗,依然熠熠生辉。今天,大家一起走进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一同聆听岁月之歌。

沿着219国道从阿里地区到普兰县,一路上,冈仁波齐雪山银装素裹,傲视苍穹;玛旁雍错澄澈如镜,拉昂错深邃静谧。他们遥相对望,如同守护普兰的古老卫士,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岁月变迁。

从普兰县政府所在地向南行驶10余公里,便到了有着千年历史的科迦村。古老的科迦藏戏在科迦村传唱。承载着普兰传统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剧情,以及极具特色的科迦藏戏,是村民闲暇时光重要的文娱活动。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父辈表演藏戏没有报酬,可大家的表演热情高涨,像过节、农闲等欢乐时刻,全村半数人都踊跃参与。”然而,时代变迁,传承面临困境,科迦村藏戏团管理者达瓦洛珠感慨,“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传承我们的藏戏,但更现实的问题是单纯靠藏戏表演收入,不足以支撑大家的生活。”

但今时不同往日,各级政府对这一古老艺术高度重视,自2021年至2023年期间,科迦村藏戏团获得自治区戏曲公益性演出(濒危剧种免费开放或低票价演出)补贴共计90万元,古老的科迦藏戏重焕生机。

不仅是科迦藏戏,普兰还有众多非遗,如普兰服饰这一“穿在身上的非遗”,以及普兰果尔孜、“雅尔松吧”敬酒歌、“柴鲁”席歌和孔雀舞等。

如今,普兰县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斐然。截至目前,普兰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处和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3处和传承人2名、地市级非遗项目9处和传承人9名,以及县级非遗项目10处和30名传承人。

边贸,是普兰县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另一大特色。回首过去,上千年前,阿里北部牧区群众带着本地盐来普兰与印度、尼泊尔商人交换粮食,踏出了“盐羊古道”;500年前,印度、尼泊尔边民在普兰宗贤柏林寺下方洞穴聚居经商,形成唐嘎市场的雏形。

当时,这里设施简陋,交易规模有限。但自1995年起至今,普兰唐嘎边贸市场历经三次大规模改造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18年动工建设的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总投资2.8亿元,用地约6.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98万平方米,共计商铺316间,分别为外贸区224间、内贸区105间,另外公寓楼172间。截至目前,外贸商户139户,内贸区92户。

尼泊尔商人米玛达玛就是见证者。2022年7月,他入驻唐嘎市场,在12平方米的小店卖尼泊尔木碗。生意好的时候,年收入近30万元。

回忆往昔,2002年,13岁的米玛达玛跟随父母来到普兰县。“印象里,那时搬运货物全靠骡马,整个唐嘎市场都是土木结构的店铺,条件十分简陋,自己跟着父母一起做小生意,收入微薄。”米玛达玛说,“现在,建起了钢筋水泥的大商场,水泥路平坦整洁,条件大幅改善,由衷感谢中国政府出台的各项有利于我们的优惠政策。”

孔雀河以南,这座现代化市场,见证着普兰边贸在时代发展中融入国家和自治区战略、融入“一带一路”的辉煌成就,也承载着边民的美好希望。

远眺西德村,一座现代化白色厂房矗立在田野中,格外醒目。那是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曾经,西德村虽有“嘎玛古多”这种优质高产的白青稞品种,但产业发展有限,导致白青稞没有销路。

2018年,在陕西省援藏工作队的援助下,当地政府和群众积极行动,对产业升级优化,利用援藏资金665.22万元,新建了糌粑加工厂房和糌粑饼干加工线。2019年,该厂整合西德村清油、糌粑加工合作社,成立了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出了规模可观的现代化加工厂。

“每年公司都会以每亩170斤,一斤2.5元的价格对村民的白青稞进行统一收购,今年,在以往的收购价格上提高了0.3元。”西德村村委会主任旦增顿珠说。

村民美久拉姆家的13亩青稞地就在公司大门前方。“我们家的青稞地面积算是村里比较大的,公司成立之前,每到收割时节就要为找不到销路而发愁,现在,一到时间便会有专人来收购白青稞,今年,家里又添了一笔不少的收入。”美久拉姆笑脸盈盈。

此外,在村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像美久拉姆一样的西德村村民,每个月都可以在公司轮流上班,除了上班的固定工资以外,年底还能享受到公司的分红。

“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收入也挺不错,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公司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和生活!”美久拉姆开心地说。

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公司糌粑加工厂和饼干生产线上忙前忙后。大家用踏实肯干蹚出致富新路子,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动缩影。

普兰县,这座古城,以非遗保护传承为笔,以乡村振兴为墨,依托农业资源和民俗特色,绘就了一幅朝气蓬勃的发展画卷,正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