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时事 常抓不懈 久久为功 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西藏: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2025,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

□ 作者 唐启胜

当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古城拉萨,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道的鲁固社区逐渐热闹起来。

2024年,这个有着11个民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社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迎着晨曦,步履匆匆的行人与驻足拍照打卡的游客,和谐共存,真实展现着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西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西藏各族儿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紧紧围绕“四大工程”“六项行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为载体和抓手,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和美篇章。

截至目前,7个市(地)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30个县(区、市)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市),54家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8家单位被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68家单位和个人被命名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地(市)、模范县(区、市)、模范单位(个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雪域高原处处盛开。

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

西藏与祖国母亲的交流一直延续不断。大昭寺前,历经千年风雨的唐蕃会盟碑,仍在记录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诗篇。民族团结进步早已像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样,融入西藏各族儿女血脉之中。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援藏干部人才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在雪域高原接续奋斗,为西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0年来,对口支援体系逐步健全,形成17个省市、22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对口支援西藏74个县(区、市)的全覆盖格局;10批次1.2万余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累计投入643亿元实施援藏项目8204个。一间间明亮的教室、一座座现代化的医院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以对口援藏为纽带,通过结对认亲等活动,西藏332个县区、乡镇与援藏省市的284个县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徜徉于中华民族这个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各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西藏从未远离。

漫步在新年的街头,公交站牌上、人行天桥LED显示屏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标语,随处可见。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大家共同生活在雪域蓝天下,都在为建设更美好的家园努力奋斗。

春风浩荡满目新。西藏自治区党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蓝图,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一定能谱写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壮丽诗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