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春染喜马拉雅,雅鲁藏布江畔的墨脱县完全小学格外庄严。上午,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墨脱完全小学的500余名师生,以“升国旗、唱国歌、颂祖国”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稚嫩的童声与鲜红的国旗交织,诉说着对历史的铭记、对新时代的礼赞。
幸福的歌声飘扬在“莲花秘境”上
上午10时,墨脱县完全小学操场上,身着门巴族、珞巴族等民族服饰的师生整齐列队。随着一声“升国旗,奏国歌”的口令,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校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师生们凝望着红旗缓缓升起,目光中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护旗手,用力挥动右臂将国旗展向天空,“每次升旗,我都感觉胸口发烫,老师说这面红旗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护旗手说。
升旗仪式后,“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从同学们的队伍中飘出,一句句动人的歌声,穿透云霄的稚嫩童声、手上挥舞的五星红旗、身上穿着的民族服装,代表着对祖国最为清澈的热爱,勾勒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画卷。
云端上的课堂:600公里对话历史
“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这句话在旧西藏的农奴群体中广为流传。
为让了学生们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历史以及西藏人民如何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的过程,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线上云游览形式,带领500余名学生云端探访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让边疆的课堂跨越600公里与历史对话。
纪念馆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为主题,以“新旧西藏对比”为主线,通过讲述农奴服徭役的登记印记、堆满恐怖刑具的蝎子洞、“金珠拉米”为藏族群众看病修房的动人影像、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了西藏的过去和现在,也感叹于西藏天翻地覆般的发展与变化。
研支团的老师告诉同学们“旧西藏的农奴一生只能为主人劳作,而现在的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成为教师、医生、科学家。”这场跨越600公里的“云端思政课”,让历史书上的文字化作实物,为同学们种下了一颗改变命运、永不言弃的种子。
亲爱的祖国,我想对您说
“老师说,旧西藏的农奴连抬头看天空的权利都没有,今天我能在学校学习玩耍,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在操场上,同学们以“亲爱的祖国,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用童言稚语向祖国真情告白,和祖国妈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一年级学生桑杰扎西:“如果没有祖国母亲,就没有美好的未来。谢谢祖国母亲,我爱您!”
二年级学生央前拥措、格桑拉姆:“在1959年3月28日前,西藏人民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学校里尽情玩耍,好好学习,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母亲。在以后,我们一定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母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级学生尼玛卓玛:“能在‘3·28’这天过生日我感到非常荣幸,妈妈跟我说西藏人民也是在这一天获得了自己的新生,再也不用被压迫和剥削,能在这一天过生我很开心。”
五年级学生桑杰曲扎:“解放之前,农奴们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受着农奴主的压迫和剥削;解放后,人人都载歌载舞,大家可以自由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山河无恙,也希望我们美丽的西藏和谐共发展,雪域展新颜!”
青春接力续写边疆未来
作为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墨脱于2013年结束“高原孤岛”历史,如今已实现村村通网络、处处有学堂,在新时代实现了“一越跨千年”的巨变。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7年支教墨脱以来,累计派出34名志愿者,作为全国唯一一支支援墨脱的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了墨脱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山西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安超林说:“新时代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也越发丰富,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要时刻铭记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举办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读懂旧西藏的苦、珍惜新西藏的甜,永远跟党走,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同时,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们支教团的各位老师都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将青春挥洒在祖国的雪域高原是一件很酷的事。”
喜马拉雅山静默矗立、雅鲁藏布江不断奔涌着,他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研支团的青春身影,仍在续写着“教育唤醒边疆”的故事。在这片曾被阴霾笼罩的土地上,新时代的雪域童心,正以最清澈的热爱,礼赞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