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文化 西藏首部文旅短剧 《面具下的传承》上线 全区法院聚焦主责主业 助推我区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区法院聚焦主责主业 助推我区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次仁央吉 次仁白吉

近年来,全区法院系统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致力于将矛盾纠纷吸附于基层、化解于萌芽、止步于诉前,为我区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英鹰介绍,目前全区74家基层法院全部入驻综治中心,选派47名资深法官、24名法官助理、45名书记员及14名特邀调解员常驻。法院积极联动司法、人社等12家单位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截至目前,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已汇聚135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040家基层治理单位、1131名调解员,成功化解纠纷4801件;委托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3362件,完成司法确认3045件。

据了解,全区法院立足“办案就是治理”理念,持续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车载科技流动法庭“两庭”建设,实施政治铸魂、筑基强庭等“六大工程”。严惩犯罪护稳定,自2023年以来审结刑事案件7200余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在促推法治政府建设上,连续3年向区党委、政府报送行政案件司法审查年度报告,并联合制定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等意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执转破”操作指引(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制度),妥善审理涉企案件53494件,审结破产案件27件。依法审理生态环境案件,近三年来,拉萨、山南法院专项审执南北山绿化案件408件。攻坚“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动37家单位开展“雷霆2023”等行动,近三年执结案件87404件,执行到位110.18亿元。

人民法庭立足“群众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审理案件4517件,审结3404件,车载科技流动法庭受理巡回办案2600件,行程里程达51万余公里,解答群众咨询,开展法治宣传882次,发放宣传材料34万余份,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次。

袁英鹰表示,全区法院将持续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奋力书写西藏法院积极参与、服务、助推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答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