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时事 莫让“擦边球”磨损“铁规矩” 各族少年共绘团结画卷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西藏青少年红色教育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族少年共绘团结画卷

2025年“石榴籽一家亲”江苏新疆拉萨少先队夏令营圆满落幕

□ 本报记者 邢梦雨 汪旭梅

7月27日至8月3日,2025年“石榴籽一家亲”江苏新疆拉萨少先队暑期夏令营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江苏、新疆、拉萨三地11个民族的百名少先队员,在为期8天的“行走的思政课”中,共同研学、深度交融,结下深厚情谊。

红色足迹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少先队员们身着整齐校服,手捧小白花,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必须永远铭记。”队员在祭扫后红着眼眶说。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十万遇难者姓名墙前,拉萨学子与江苏同伴紧紧牵手。“撞响和平大钟的那一刻,我心里既难过又坚定,难过的是那么多同胞逝去,坚定的是我们一定要守护好现在的和平。”学子们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郑重。

攀登中山陵392级台阶时,各族少年相互鼓劲。“老师说,这每一级台阶都象征着先辈的奋斗路。”学生们擦着汗说,“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必须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文化探秘中增强自信认同

南京博物院的青铜器展柜前,学生们被一件西周青铜鼎吸引。“纹饰上的龙纹和我们民族的图腾一样精美,原来中华文化早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了。”他们边听讲解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在阅江楼俯瞰长江时,拉萨少先队员们兴奋地说:“课本里说‘长江万里东注’,今天亲眼看到才知道有多壮观!我们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也是祖国的大河,它们就像各族儿女一样,最终都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内,当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导弹模型时,学生们激动地说:“原来我们国家的国防科技这么厉害!以后要当科学家,为祖国研制更多‘大国重器’。”

融情互动中结下深厚友谊

夏令营闭营前的融情联欢会上,拉萨学子们跳起了锅庄舞,新疆少年们唱起了哈萨克族民歌,江苏小伙伴则表演了京剧片段。“一开始我还怕大家听不懂我们的歌,没想到他们都跟着节奏拍手。”学生们说,“虽然中华文化多种多样,但快乐是相通的。”

“苏超”比赛现场,各族少年组成混合战队,为队友呐喊助威。旦增卓嘎说:“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奔跑、一起加油的样子。回去后我要把在这里认识的朋友写进作文里,告诉大家我们就像一家人。”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夏令营通过红色教育、文化体验、科技探秘、融情互动等多元活动,让各族少先队员在实践中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闭营时,百名少年共同写下“民族团结承诺书”,约定以实际行动传承团结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