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神奇土地,以其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2025年,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辉煌时刻。60载岁月,西藏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伟大跨越。
当下,“四件大事”为西藏发展锚定方向,“四个创建”引领奋斗目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高原上,无数青年挺身而出,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为西藏的繁荣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西藏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无数青年戍边战士,用青春和生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陈祥榕,这位年轻的战士,出生于福建屏南,18岁时响应号召,奔赴喀喇昆仑高原,投身到卫国戍边的神圣事业中。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毫不畏惧地冲在最前面。他用自己的胸膛,为战友们挡住了敌人的攻击,最终壮烈牺牲。他曾在日记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深情的话语,不仅是他对祖国的庄严告白,更激励着无数青年投身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伟大事业中。
在西藏的城镇乡村,也有许多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在拉萨市的八廓街社区, 有一支由青年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排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队员次仁旺堆,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他凭借着对社区的熟悉和对工作的热情,成功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有一次,两位邻居因为房屋漏水问题发生争执,矛盾逐渐升级。次仁旺堆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经过多次调解,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正是这些青年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为西藏的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发展是解决西藏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在西藏的各个领域,青年们凭借着创新精神和拼搏干劲,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数字经济领域,扎西平措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他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创业的热情,回到拉萨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公司专注于开发具有藏文特色的软件产品,如藏文输入法、藏文办公软件等。创业初期,扎西平措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难题和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但他没有退缩,四处奔走寻找投资,带领团队日夜攻克技术难关。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的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不仅在西藏地区广泛应用,还远销到其他藏区。扎西平措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还带动了当地一批青年就业,为西藏的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特色农牧业方面,青年农牧民也积极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在日喀则市江孜县,青年农牧民普布次仁成立了一家青稞种植合作社。他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行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提高了青稞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他还注重品牌建设,将合作社生产的青稞加工成青稞面、青稞饼干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在普布次仁的带动下,周边的农牧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实现了增收致富。如今,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青年们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领域,无数青年支教老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远离家乡,来到西藏,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格桑德吉,这位出生在墨脱县的藏族姑娘,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交通闭塞,教育资源匮乏。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格桑德吉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劝说家长让孩子上学。在教学过程中,她克服了语言不通、教学条件简陋等困难,用耐心和爱心教育每一个孩子。在她的努力下,许多孩子走出大山,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格桑德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发展树立了榜样。在医疗卫生领域,青年医生们致力于提高西藏的医疗水平,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在那曲市尼玛县,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群众看病十分困难。青年医生王方,主动申请到尼玛县人民医院工作。他到任后,发现医院的医疗设备陈旧,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方积极争取外界支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他还经常带领医疗团队深入偏远牧区,为牧民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在一次义诊中,王方遇到一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牧民。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王方多方联系,将牧民转送到内地的大医院进行治疗,最终使牧民康复。王方的努力,让当地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西藏的生态环境脆弱而美丽,保护好这片净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在环保领域,青年们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在阿里地区,有一支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环保队伍。他们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他们还深入到各个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监测和保护工作。志愿者次央,是一名环保专业的大学生。她利用所学知识,为当地的环保工作出谋划策。在一次对羌塘自然保护区的调研中,次央发现由于过度放牧和非法捕猎,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她和志愿者们一起,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的建议,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青年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拉萨市的各大社区,青年志愿者们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在学校,青年学生们积极参与环保社团活动,开展校园绿化美化行动,为建设美丽校园贡献力量。
无数青年围绕“四件大事”,聚焦“四个创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着西藏这片热土;用青春的智慧,描绘着西藏的美好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只要广大青年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就一定能把西藏建设成为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青春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