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光影 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 太空生活的诗意影像表达 西藏邮政快递业60年蝶变: 从“人背马驮”到“村村通邮” 书写高原寄递新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邮政快递业60年蝶变: 从“人背马驮”到“村村通邮” 书写高原寄递新篇章

□ 本报记者 汪旭梅 邢梦雨

9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会上,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华介绍,历经一甲子奋斗,西藏邮政快递业从“人背马驮”到“智慧高效”的跨越式发展,在服务网络、业务规模、寄递效率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就,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965年邮电时期,西藏仅设90处邮电局所,广大农牧区群众取寄邮件需长途奔波。如今,全区已有普遍服务网点756个,村邮站4646个,“村村通邮”从愿景变为现实。2004年8月,全区首家民营快递公司——成都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拉萨分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全区已有快递品牌11个,设置快递服务网点568个。覆盖至乡村的寄递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彻底告别“靠天运输”的原始模式。

据了解,1965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仅278.6万元(邮电未分营),2024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突破2.03亿件,业务收入达12.08亿元。其中,快递业务的增长更是亮眼,特别是近十年发展更为迅速。2012年,全区快递业务量仅284.32万件,业务收入1.18亿元;2024年快递业务量增至3046.5万件,较2012年增长10.7倍,业务收入达8.12亿元,增长6.8倍。

邹华说,60年前,西藏仅有少量邮运车辆,1条拉萨至成都航空邮路,145条投递路线,部分偏远地区邮件投递周期超1个月,“亦工亦(农)牧”乡邮员158人常年奔波在高原邮路上,用脚步丈量邮路长度。如今,西藏邮政快递的服务能力已实现全方位升级,公路运输、航空运力大大提升。

此外,寄递物品从“生活用品进村”转向“农特产品出山”,青稞、牦牛肉、松茸等通过快递走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推广可降解塑料袋、环保胶带、循环快递箱等绿色包装材料,电子运单和隐私运单使用率已达99.9%以上,2024年全区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