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旅游 阿坝:一首回荡在川西的古老歌谣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坝:一首回荡在川西的古老歌谣

都说:“四川之美,美在川西;川西之美,美在阿坝。”

九月的风刚刚掠过岷山,阿坝的秋天就悄悄醒了。

山是山,水是水,云朵低得能摘下来揣进兜里,没有刻意地雕琢,只有大自然最本真的模样。若是你还没有想好最近去哪里赏秋,那么不妨去阿坝吧。

阿坝之美,美在碧波

九寨沟的美,是那种看一眼就让人心软的温柔。走在木栈道上,耳边是流水哗啦啦的响,偶尔有鸟叫两声,和你打招呼。

湖水清得能看见底,蓝的像天,绿的像玉,五颜六色的,树长在水里,水绕着树流,分不清是树抱着水,还是水托着树。秋天的时候,满山的叶子黄了红了,倒映在湖里,整片山谷像烧起来似的,热闹又安静。

黄龙景如其名,成千上万年积累的碳酸钙沉积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金黄色梯田状水池,阳光下像一条蜿蜒的黄龙。

这里大大小小500多个彩池,每个池子像是装满五彩颜料的调色盘。因水中矿物质含量不同,池子会呈现出蓝绿、鹅黄、乳白各不相同的梦幻色彩。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古木,虚实交错间,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

甘海子的名字听起来就带着泥土的朴实。

这里的海子总是多变,墨绿、翡翠、孔雀蓝来回切换。水边的草甸湿漉漉的,牦牛慢悠悠地啃着草,蹄子踩过的地方,野花颤巍巍地抖落露珠,偶尔有旱獭从洞里探出头,圆眼睛警惕地转两圈,又嗖地钻回去。

远处的雪宝顶雪山倒映在水里,微风拂过,山影碎成了千万片粼粼的光。毕棚沟像是大自然随手泼墨的画卷,既有雪山草甸的壮阔,又有溪流彩林的灵秀。

特别是这里的秋景,有种九寨沟少有的宁静与平和。红叶、金黄、橙色和深紫交织在一起,河滩上的石头裹着天然红色藻类,阳光下像燃烧的火焰,和雪水溪流形成强烈对比。

阿坝之美,美在彩林

每年九月底到十月中旬,四川阿坝的米亚罗便披上了一层绚烂的红衣裳。这里的枫树不像北方那样高大凌厉,而是带着高原特有的灵秀,叶子小巧,颜色却浓烈得像是被阳光浸透的颜料,层层叠叠地铺满山谷。

山风一吹,枫叶簌簌地落,轻轻落在小溪上、石阶旁,连泥土都染成了暖色调。藏寨的木屋散落其间,炊烟升起,红枫衬着白墙黑瓦,恍惚间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

松坪沟坐落在四川阿坝州茂县境内,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它是“小九寨”。这个美称可不是白来的,这里的山水确实有着九寨沟的神韵,却又多了几分质朴的野趣。

站在湖边,你能看见岸边的彩林、天上的白云,全都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一时间竟分不清哪里是真实的山林,哪里是水中的倒影。

这些色彩像是被一位高明的画家精心调配过,浓淡相宜,错落有致。难怪来过的人都说,要感受最纯粹的秋色,来松坪沟就对了。

双桥沟静静地躺在四姑娘山风景区的北端,这条幽静的山沟因早年当地人在溪流上搭建的两座古朴木桥而得名。穿行在林间小道上,脚下是松软的落叶,空气中飘散着松木的清香。

人参果坪上野花烂漫,隆珠措的湖水清澈见底,五色山在阳光下变幻着绚丽的色彩,猎人峰和鹰嘴岩巍然耸立,守护着这片净土。这一刻,所有的喧嚣都远去,只剩下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阿坝之美,美在草原

若尔盖热尔大草原,像一块被天空轻轻捧起的绿毯子,铺展在四川、甘肃、青海交界的土地上。和画中的草原一样,这里的天永远蓝得透亮,云朵低得仿佛伸手就能扯下一团,牦牛和羊群散落在远处,慢悠悠地啃着草,风一吹,草浪翻滚,带着青草和野花的香气。薄雾像纱一样浮在湿地间,阳光一照,有种似梦非梦的璀璨。

随着帐篷升起袅袅炊烟,糌粑和酥油茶的味道也被混在风里,满是幸福的味道。傍晚,夕阳又把整片草地染成橘红,牧人骑着马归家的剪影,就像是从古老的歌谣里走出来的一样。

黄河九曲第一湾是黄河上游最温柔的转身,没有壶口的奔腾咆哮,也没有下游的浑黄厚重,倒像是母亲河打了个盹,在若尔盖的怀抱里舒展开身子。

站在观景台上望过去,河水弯弯曲曲,像是谁用毛笔在绿毯上画出的几道银线。当地藏族老人说,黄河在这里拐的每一道弯,都是和大地说的悄悄话。

黄昏时分,太阳斜斜地挂在山头,把整条河染成金红色,那些弯弯绕绕的河道忽然就活了起来。

阿坝之美,美在青山

莲宝叶则这个藏在川西北高原上的秘境,安静地躺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和青海久治县的交界处。

它的名字在藏语里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一股子圣洁和苍劲。这里没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大自然最原始的模样,灰白色的石头山峰一座挨着一座,棱角分明,宛如远古神话里神魔战斗后留下的遗迹。

山脚下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海子,湖水清澈得能看见底下的石头,天气不同,水的颜色也会跟着变化。踩着碎石小路,喘着气往上爬,撞见一座雪山全貌时的震撼,就像无意闯进了某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心里只剩敬畏和感动。

走进纳摩大峡谷,扑面而来的就是那股子难言的压迫感。两侧陡峭的岩壁几乎要贴到脸上,脚下的碎石小路仅容一人通过,正当你小心翼翼地盯着地面,一抬头,那一瞬间的风景能让人记一辈子。

与外界的荒凉截然不同,这里处处流淌着生机。碧绿的河水像绸带般蜿蜒向前,两岸的松柏挺拔苍翠,从岩缝中渗出的清泉汇聚成溪,最终化作奔腾的白龙江。

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部壮丽的自然史诗电影,每个转角都能遇见让人屏息的景色。

阿坝之美,美在雪山

四姑娘山像四位披着雪纱的姑娘,静静站在云里。最高的那位叫幺妹峰,海拔6250米,性子最倔,常年顶着白雪,偶尔被阳光照得发亮,其他三座姐妹稍矮些,不过身姿一样挺拔。

山脚下,沟谷里淌着清亮的溪水,牦牛慢悠悠啃草,藏民的木屋飘着炊烟。这里没有太多吵闹的游客,只有风擦过经幡的声响和偶尔滚落的碎石声,尤为宁静。

深秋时节,大多数冰川早已进入漫长的冬眠期,然而在川西高原的达古冰川,这个时节却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十月的风掠过山脉,达古冰川便展现出它最动人的模样。海拔4860米的冰川之巅,早已披上晶莹的雪袍,与彩林形成奇妙的季节对话。当秋阳为冰川镀上金边,彩林在风中沙沙作响,你便会明白为什么说深秋的达古冰川藏着整个川西最奢侈的视觉盛宴。

阿坝之美,美在村落

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羌族古村落,用石头垒砌的房屋层层叠叠,宛如从山崖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

走进寨子,脚下是岁月磨光的石板路,缝隙里偶尔钻出几丛野草,黄褐色的石墙厚实粗粝,墙面上留着风雨剥蚀的痕迹。寨子高处传来羌笛声,清亮里带着沙哑,像在讲述迁徙路上那些古老的故事。

阿坝的秋天,就是这样,不声不响地美着。这首回荡在川西高原的古老歌谣,唱了一年又一年。

(环球旅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