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清洁能源供暖试点成效主题记者见面会上获悉,自供暖特许经营试点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共推进7个特许经营试点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近38亿元,新建及改造供暖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近20万人。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冬季漫长寒冷。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取暖问题,自治区住建厅积极落实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提出“三个抓”工作思路:抓清洁能源、抓特许经营、抓技术创新。在城区供暖试点中,经专家评审推荐,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光热、空气能和地热等多种技术路线实施供暖。其中,措勤县、贡觉县、曲松县及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采用太阳能光热供暖,工布江达县、林周县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那曲市色尼区采用地热供暖。已投运的试点项目室内温度均稳定保持在18℃以上,部分项目超过20℃,部分采用太阳能光热的项目还提供全年24小时生活热水。
在农牧区供暖方面,自2024年9月起,自治区住建厅在堆龙德庆区古荣镇加入村试点探索多种技术路线,包括“光伏发电+蓄电池储电+供热终端”、“光热+储热+双联供”等模式供暖。经过一个完整采暖季检验,供暖效果达到预期,群众满意度高。
值得一提的是,措勤县清洁能源集中供暖特许经营项目投资3.14亿元,从开工到投运仅用5个多月时间。项目采用智慧供热、无人值守模式,室内温度稳定在18℃以上,群众彻底告别了烧煤烧牛粪的日子,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西藏通过特许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供暖项目资金短缺问题,通过“投建营”一体化,提升了运营质量和可持续性。下一步,自治区住建厅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工作,让更多高原群众过上温暖、舒适、绿色的冬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