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年报文化 日喀则拉孜堆谐获世界纪录认证 阅读“不打烊” 西藏电网: 为民“省时省力”,优化营商环境 让文物发声 讲好中国西藏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文物发声 讲好中国西藏故事

□ 本报记者 次仁白吉 次仁央吉

近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区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少国介绍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事业发展成就,西藏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馆长米玛卓玛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共43个,其中已备案博物馆22个(国家一级博物馆1个,二级博物馆1个,三级博物馆1个),涵盖了综合类、专题类、行业类博物馆以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373处,其中已完成馆藏可移动文物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1006处,可移动文物51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15万件/套。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西藏重大历史事件的变化和发展,是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有力证据,是中央政权对西藏行使国家主权的有力标志,是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开拓祖国辽阔的山河、共同缔造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印证。自治区文物局始终致力于让收藏在广阔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发声,讲好中国西藏故事。

米玛卓玛表示,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加强全区博物馆规范管理、加大博物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已有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协会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区博物馆体系,同时通过扩大博物馆公共服务覆盖面,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使博物馆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我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青年报社出版  |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06  |  邮发代号:67—11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青年报  |  所有内容为中国西藏青年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  藏ICP备2022000062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