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时节,街头巷尾飘起的糖炒栗子香气,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这颗热乎乎、软糯糯的 “秋日小甜果”,不仅承载着季节的味道,更藏着不少营养宝藏。但要注意的是选购、储存或食用不当,就可能让享受变成健康负担。
板栗虽小,营养密度却高,它虽为坚果类,营养构成却更接近“主食”。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从热量上来说,100克去壳的熟板栗所含热量为214kcal,与200克蒸米饭的232kcal热量相当。此外,100克去壳熟板栗还含维生素C约24毫克,远超苹果,还富含钾、镁等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少量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
板栗虽然营养价值高,但食用上需要注意,过量食用易引发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还会导致血糖波动。
普通人群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8颗,应作为主食的一部分而非零食额外加餐,搭配蔬菜食用可平稳血糖、促进消化,避免睡前1小时内食用,以防夜间肠胃负担过重。糖尿病人群需格外谨慎,建议每日食用量为2-3颗,单独食用并相应减少主食量,避免与米饭、馒头等同餐叠加。
老人和小孩消化功能较弱,板栗中的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容易给他们的肠胃造成负担,可选择煮粥、炖烂等易消化的食用方式,老人每天食用量不宜超过5颗,有胃肠疾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老人,食用前需咨询医生。3岁以上儿童可在家长监督下食用,每日食用量也需控制在5颗以内。
不少家庭会一次性煮熟较多板栗分次食用,煮熟的板栗因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极易成为细菌和霉菌的 “温床”。高键建议,短期存放(2 天内)可在 25℃以下室温,将板栗铺开在竹筛上通风,避免堆叠,也可撒少量食用盐抑制细菌。需延长保存时间可采用冷藏法,将熟板栗冷却后装入密封盒,放入冰箱冷藏(≤4℃),可存 3-5 天。长期保存推荐冷冻法,将板栗剥壳后分装入密封袋排出空气,-18℃冷冻可存 2 个月。无论哪种方式,一旦发现外壳发黑、果肉发苦、出现黏液或有霉斑,需整批丢弃。
街头糖炒栗子香甜诱人,高键提醒大众选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外观,正常炒制的栗子表面微哑、不粘手,栗壳呈自然紫褐色且有光泽,过于鲜艳油亮的可能违规添加了石蜡,需格外警惕;
闻气味,应只有自然焦香,若有刺鼻异味或酸味,说明可能变质或添加了有害物质;
触摸时,新鲜栗子壳坚硬,捏起来饱满,摇晃无栗仁与外壳的撞击声;
尝味道,甜味应柔和自然,不齁不苦,若味道异常需立即停止食用。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默认
 默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