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zqnb.cn/Content/weixinlogo.png
过去的18年里,杨乐坚持把论文写在广袤的高原大地上,从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成长为主持国家重点项目课题的科研工作者。2023
http://www.xzqnb.cn/m/content/2023-06/02/000509.html
《汉文版》 《藏文版》

第11版:人物

杨闯:医者仁心 “肝胆”相照

杨乐:当好高原生灵“守护人”

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

论文致谢,盛放大学生的独有浪漫

等待处理…

杨乐:当好高原生灵“守护人”

作者 丹增平措
2023年06月02日

过去的18年里,杨乐坚持把论文写在广袤的高原大地上,从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成长为主持国家重点项目课题的科研工作者。

2023年,杨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今年41岁的杨乐现任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长年从事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调查监测和研究保护工作,野外调查的足迹遍布西藏每一个县区,每年行程近2万公里。

深入森林草原、踏勘荒凉无人区,风餐露宿、陷车抛锚是他科研路上的家常便饭。但杨乐却甘之如饴:“我们的工作是用科研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支撑,只有在第一线,通过调研才能明确野生动物需要什么,也才能够更精准地设计相关措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是世界15种鹤类中唯一的高原鹤类。自2007年以来,杨乐对西藏越冬黑颈鹤开展10余次全区范围的冬季调查,围绕黑颈鹤的集群模式、警戒行为、人为干扰等进行专门研究。

杨乐说:“黑颈鹤是高原旗舰物种,保护好黑颈鹤这个支点,可以对高原上其他野生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产生辐射和带动效应。”通过多年的研究成果,杨乐翔实记录黑颈鹤分布数据,为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黑颈鹤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西藏某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高寒缺氧,但也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然保护屏障。

人迹罕至的野外,在杨乐看来却是“心之所选,情之所钟”。多年来,他率领团队陆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鹳、彩鹮、宝兴鹛雀等10余种鸟类在西藏的分布,充实了西藏东南山地、藏北湖盆区、雅江河谷等多个地理单元鸟类多样性的资源调查。

“随着不断填补多个高原典型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空白,不仅让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今后相关人员开展科研项目也将变得更加精准。”杨乐说。

作为西藏科研工作者的代表,杨乐还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持续监测雅鲁藏布江、色林错、纳木错等重要湿地繁殖与越冬的水鸟,首次汇编了《西藏湿地水鸟名录》。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和课题10余项,以研究成果服务我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工作。

“用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高原生灵和谐相处、生生不息,我坚信西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未来可期!”当好美丽西藏高原生灵“守护人”,杨乐信心满满。

西藏青年报

↑ TOP


按日期搜索
12 2022
 
 
 
 

西藏青年报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