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zqnb.cn/Content/weixinlogo.png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
http://www.xzqnb.cn/m/content/2023-08/04/000799.html
《汉文版》 《藏文版》

第02版:时事

坚持道不变、志不改

赓续红色血脉 铸牢青年精神之基

等待处理…

赓续红色血脉 铸牢青年精神之基

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基层建设部(学校部)部长 德吉

2023年08月04日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更要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红色基因作为先进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已然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血脉之中。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蕴含了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青少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抓好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和有效抓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事关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代中国青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是要对“国之大者”入脑入心。到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现在的青少年正当壮年,正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关键时期,因此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抓好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和有效抓手的青少年思想引领事关西藏推进“四件大事”的历史使命的圆满完成。“稳定、发展、生态、强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西藏的全新历史使命。这一代青少年既是共同富裕的建设者,也是美好社会的共享者,更是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执笔者。建成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是时代赋予这一代青少年的使命。通过加强红色基因教育,让青少年树牢家国情怀和故乡情结,立下远大志向、学到真本事,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抓好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和有效抓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核心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够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立志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物质条件较好,他们思想活跃,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条件便利,可塑性较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将红色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讲清楚历史的脉络和规律、大势和主流,以史励志、以史铸魂。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引导青少年在“拔节孕穗期”系好第一颗“红色”扣子,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向大局看齐。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共青团做青少年红色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青年思想和教育方针,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要坚持革命传统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将红色教育同思政教育、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在赓续红色基因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

与时代同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红色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注重从红色历史的小切口去回答广袤时代的大命题。一方面,回答好理论认同的命题。要把红色基因中的精神标识和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完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解读好社会变革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另一方面,回答好情感认同的命题。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情感价值,完善情景教学、实践体验等沉浸式教育模式,打造共青团主导、青少年踊跃参加的文化活动产品,形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同青年共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红色基因要想实现代代相传,必须要坚持红色教育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青年是教育的源头活水。要走出象牙塔,到青年聚集的地方,多做调查研究、把稳青年需求,从青年的成长成才中找到创作灵感,用红色教育为青年解疑释惑、阐明道理。青年还是教育的重要受众。要从青年角度出发,将红色基因中的“大道理”转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创新发展“微课堂”“慕课”等新形式,创作和推出更多红色元素鲜明、红色底蕴深厚的文化产品。

扎根于网络。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网民已达到10.67亿,众多年轻人选择从网络媒体中获取第一手信息,互联网已然成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信息化为红色基因的赓续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利用信息革命成果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对内,要布广织密传播渠道,深入微博、抖音、b站等阵地,面向不同青年群体,针对性投放形式多样的“网红”产品,打破信息茧房,打通群体壁垒,让红色基因在春风化雨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外,则要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用朴素的、共通的人类情感,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让更多青年群体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

西藏青年报

↑ TOP


按日期搜索
12 2022
 
 
 
 

西藏青年报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