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强调,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对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要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强调“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为新时代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些,都对新形势下共青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推进团的自我革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青年政治组织,是党的忠诚助手和可靠后备军,这必然决定了我们必须自觉向党看齐,自觉肩负起党赋予的职责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来一场全方位的革命性锻造,从而实现以团的自我革命引领青年运动革命,从而更好带领各族团员青年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勇于进行思想革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革命导师马克思曾把“思想”比喻为让人觉醒的“闪电”。一切社会的革命必然发端于思想的革命。共青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思想上必须首先走在前列。
一方面是要学习的问题,学好了才能保证方向不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我区“五期叠加”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解放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导我们做好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首要思想武器,是我们面对风高浪急、惊涛骇浪时的定海神针,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理论内涵,必须熟练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廓清思想迷雾和思维局限,用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再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西藏共青团全部工作的第一“宝典秘籍”,是指引我们建好“政治学校”“先进组织”、当好“桥梁纽带”“先锋力量”的根本遵循,必须贯穿到西藏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以之作为检验我们所有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是要跟上的问题,不掉队才有存在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进自我革命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系列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
但目前有的团组织、团干部,有的部门、单位还不能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完全“跟上”,不能深刻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还存在着政治站位不够高,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清晰,作风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的习惯不稳固,对强化考核评价认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部分干部不能自觉走出舒适区,在工作思维、手段、工具等方面形成了在顺风顺水环境下做工作的心理依赖和路径依赖,有的甚至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躺平摆烂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主动应变、适应时代之需,有针对性地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战略重心,以奋进追赶的姿态大踏步赶上。
勇于进行工作革命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没有哪一种工作方法是一劳永逸的。身体进入了新时代,脑子必须也要跟上、方法必须也要跟上。
坚持为党育人,着力改革创新团的引领力工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没有工作重点,不能没有西藏特色,更不能引领随意化。要更加突出用党的精神谱系和革命文化教育感染青年,教育引领各族青少年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要更加突出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的鲜明底色和主题主线,坚持把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历史性任务,深入广泛开展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教育,坚持不懈引领各族青少年从心底树牢“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理念。
自觉担当尽责,着力改革创新团的组织力工作。要多思考、多谋划,多想想“党急需什么”,不能只局限于“团能做什么”,从寻找结合点向创造结合点转变,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围绕助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进行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思考谋划,确保在每一件“大事”、每一个“创建”中都能看到团的身影、听到青年的声音,确保在每一件“大事”、每一个“创建”中团的贡献度都是可圈可点的、有一定影响力的;要多用心、抓落实,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考核导向,以时时准备接受考试考核的心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确保各项工作有回响、有着落、有成效。
心系广大青年,着力改革创新团的服务力工作。要充分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紧扣青年对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摒弃“虚谈虚功”,崇尚“实干实功”,从“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多为青年办实事、办要事、办紧事;要更加主动适应青年聚集的新形态、新业态,更加自觉提升共青团和团干部的内功、对青年的吸引力,更加密切同青年的联系,严格做到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实现从“找青年”到让青年“找组织”的转变,真正把团组织建设成青年最为信赖的“贴心人”“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