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社会海选现场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合影。本报记者 邢梦雨 摄
春风拂过雪域高原。4月中旬以来,由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主办的多场“石榴花开迎大庆·同心共筑复兴梦”青少年主题演讲大赛海选活动在拉萨举行。来自全区不同年龄段的200余名青少年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活动场地内外共同编织了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青春画卷。
小故事折射大主题: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位于龙王潭公园的社会海选活动现场,拉萨市城关区第一小学四年级6班的学生嘉央卓嘎以《民族团结,我们共同的家》为题,讲述了汉族老师帮助藏族同学补习功课的暖心故事。“我们班的汉族同学总把笔记借给我,老师还会用藏汉双语辅导作业,这些点滴让我明白,民族团结就像高原的阳光,时刻温暖着我们。”稚嫩却真挚的话语引发全场共鸣。
同样来自拉萨市城关区第一小学的丹珍同学则通过自己小小演员、小小讲解员和民族团结大家庭的一员“三重身份”,生动诠释了不同民族同胞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真实情感。
语言为桥连心路:普通话编织交流交融的金纽带
“这次比赛让我更敢说普通话了!”来自隆子县玉麦乡的索朗顿珠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家乡变化时略显紧张,但评委们一致为他点赞。
大赛特别设置网络报名通道,吸引了不少在区外就读的藏族大学生参赛。“以前总觉得普通话说不标准,但看到越来越多藏族同胞用普通话交流,我也更有信心了!”在陕西读大学的丹智白萨通过网络海选参赛,她认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
多维海选激发参与热情:让民族团结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与往年不同,本届大赛首次开通网络海选和高校海选赛道,覆盖全区及全国范围的各族青少年。来自那曲的乡村振兴专干索朗坚才通过网络提交视频参赛,他说:“以前觉得演讲比赛离自己很遥远,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参与,特别有意义。”
同步开展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通过歌舞表演、知识问答等互动环节,吸引上千名市民参与。藏族阿妈次仁卓玛在参加民族团结知识问答后感慨:“听了这么多的民族团结故事,我很受感动,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支持,才能一起过上好日子!”
青春誓言彰显责任担当: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我们要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高原,守护共同的家园!”青年组选手、城关区第八幼儿园老师甘锡权以《赓续先辈红色血脉,续写民族团结新章》为题,讲述了自己从湖南到西藏工作的心路历程。他的演讲引发全场掌声,也道出了很多进藏职工的心声。
许多选手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板上写下承诺,将演讲活动的历练转化为做好民族团结行动的决心。
创新形式深化教育成效: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青春动能
“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创新,让更多青少年成为民族团结的讲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活动总导演普珍介绍,大赛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报名、“比赛+宣传”双轨并行模式,实现了参与人数和影响力“双提升”。
随着夕阳染红布达拉宫的金顶,海选活动在龙王潭公园圆满落幕,大赛总决赛也定于5月8日至10日在拉萨举行,赛场内外传递的团结奋进力量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