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世界人权进步史上的光辉篇章。60年来,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光辉指引下,在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过程中,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西藏社会发展,谱写了“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高原奇迹。
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民族团结进步呈现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跨越上千年”的历史性飞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建成“促进民族团结典范”“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和“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指示精神。进入新时代,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勉励各族儿女砥砺奋进,以新时代为起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高度,把西藏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秉承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始终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目标要求。1965年,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初步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实施,建立和健全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制度基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先后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部署和推进西藏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巩固和发展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中央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要求并鼓励民族干部在地方工作中要发挥更大效用。目前,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少数民族干部体系已基本形成,民族干部在西藏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引领和砥柱作用,夯实了保障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才基础。
60年来,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深化,各族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民族理念深深印刻在各族人民心中。
继承和弘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这里(西藏)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矛盾和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决定了西藏工作必须把民族团结作为全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历史上西藏各族群众共同开发、守护、建设着这块美丽而辽阔的边疆热土,各民族休戚与共、相濡以沫、“谁也离不开谁”,民族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旧西藏,政治落后、经济凋敝,基础差、底子薄,社会发展几近崩溃之边缘。以十八军为主的进藏部队官兵,秉承中央“慎重缓进”“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精神,一边自力更生,帮助群众;一边宣传党的政策,润物无声,极大地争取西藏各族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各族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和经济取得巨大飞跃的同时,拉近了与祖国各地的距离,铸就了以“团结”为主要内容的“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年1月,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安全温暖过冬。”中央有关部委、全国各省市和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确保了受灾群众没有一人挨饿受冻。像这样互帮互助、携手并肩、团结友爱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体现的是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无私奉献、慷慨捐助,反映的是各族人民之间共存共生、守望相助。大家在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经历中,加深了民族情感,自觉把民族团结融入了血脉。
60年来,雪域高原到处响彻着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到处盛开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为新时代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走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的特色之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西藏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这些现实因素决定着西藏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走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的特色之路。
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举措中加强民族团结。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召开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如何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等现实问题不断探索。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对口支援、互帮互助的友谊中加深民族团结。从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要决策
以来,一代代援藏干部,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到祖国最偏远、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支援建设,涌现出了孔繁森、李素芝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他们以青春之年华、无限之热忱、奋进之毅力、时代之担当,书写雪域高原一幕幕团结奋进的历史画卷。
在树立典型、鼓励先进的氛围中加强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当前,全区各族群众争做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氛围蔚然成风。
守护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进入新时代,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和汉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与中华文化实现精神互补,在加深“五个认同”、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心意相通,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越来越成为各民族情感依托、心灵归宿。现在,家家门前飘扬国旗,户户堂中高挂领袖像,反映出各族群众对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和守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共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化提升。60年来,西藏各族群众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各族干部群众带着感情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营造出团结友爱的浓厚氛围。
在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区党委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扬斗争精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不断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梦想因坚持而崇高。当前,西藏正处在与全国一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巩固民族大团结的物质和思想基础,不断满足全区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必将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更加强大、更加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