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zqnb.cn/Content/weixinlogo.png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吉隆沟深处,海拔1800米的吉隆口岸终年云雾缭绕,界河奔涌,雪山巍峨。驻守于此的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
http://www.xzqnb.cn/m/content/2025-05/16/003630.html
《汉文版》 《藏文版》

第04版:青春

青春故事诠释血脉相连

密林深处的“藏青蓝”成为古道雄关上的新青春坐标

等待处理…

密林深处的“藏青蓝”成为古道雄关上的新青春坐标

本报记者 陈枭
2025年05月15日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吉隆沟深处,海拔1800米的吉隆口岸终年云雾缭绕,界河奔涌,雪山巍峨。驻守于此的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用青春和热血在千年古道上书写着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答卷。

这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年轻队伍,自建队以来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獴猎”专项行动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2025年4月,他们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评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成绩突出青年集体”,成为古道雄关上闪耀的青春坐标。

将忠诚与信仰刻在祖国的界碑上

“每描红一次界桩,忠诚的底色就更深一分。”在中尼边境第47号界桩旁,执勤四队民警俯身用红漆为“中国”二字添彩的场景,已成为边关最常见的风景。苍翠群山中,那抹鲜艳的红色宛如永不褪色的誓言,见证着戍边人对祖国的深情。

2022年西藏疫情暴发时,时任副队长的丁在成带领民警在吉隆镇卡口搭起帐篷,40多个昼夜的坚守中,巡逻车灯光划破长夜,测温枪在寒风中举起千万次,最终实现辖区零感染。28岁民警顿珠在抗疫一线写下的《入党申请书》,字句铿锵:“请党组织在风雪边关考验我!”一撇一捺间,是青年戍边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

淬火成钢,锻造国门铁军

“守护国门,光有热血不够,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执勤四队积极推进“师徒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一对一”辅导,如今队里既有能搭建12个实战数据模型的业务骨干,也有令走私分子闻风丧胆的“鹰眼神探”。

2024年的一次黄金走私查缉行动,成为检验实战能力的试金石。犯罪嫌疑人利用复杂地形多次变换路线,抓捕当天,犯罪嫌疑人异常狡猾,企图趁乱逃脱。千钧一发之际,民警索朗扎西挺身而出,冲锋先前,不顾个人危险将其制服。经清点,此次行动查获黄金数百克。这样的战斗几乎每月上演,2023年以来,执勤四队先后查处跨境违法犯罪案件20余起,查获走私红木、虫草等,堵截可疑人员17批,用数据诠释着“国门卫士”的分量。

凝聚力量共筑精神家园

足球场上的呐喊、书画展中的边疆剪影、读书会上分享的戍边故事……工作之余,“警营文化角”成为温暖人心的精神港湾。来自四川的民警万鹏翻看着相册感慨:“这些照片记录的不只是风景,更是战友们共同成长的年轮。”戍边联谊足球赛上,民警与当地群众组队竞技;摄影展中,泛黄的界河晨曦、雾中执勤的身影,定格成青春最美的模样。

文化的纽带将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紧紧相连。民警顿珠在读书会上分享《雪域长歌》的读后感时,声音哽咽:“前辈们在冰峰雪岭间开路的精神,就是我们坚守的动力。”这种精神传承,让队伍在艰苦环境中始终保持昂扬斗志。2015年尼泊尔地震期间,民警们连续72小时保障跨境救援通道畅通,用肩膀扛起300余箱物资,在余震中搭建起“生命桥梁”。

使命在肩,边境安全有我

夜幕降临,吉隆藏布的涛声与巡逻车的轰鸣交织成独特的戍边乐章。执勤四队的灯光始终亮在国门一线:他们创新建立“数据+实地”双轨查缉模式,在“獴猎”“金雕”等专项行动中精准锁定目标;联合尼方开展边境执法合作,破获多起跨境犯罪案件。

界河奔涌,青山无言。这支年轻的队伍将忠诚化作行动,把信仰写进山河。正如教导员丁在成在界桩旁的党课上所讲:“最高的山峰是信仰,最长的征途是奉献。我们的脚下是祖国,身后是人民,这就是坚守的意义。”

当朝阳再次照亮吉隆沟的层峦叠嶂,执勤四队的民警们又踏上巡逻路。他们用青春丈量边境线的长度,用热血浇筑国门关隘的厚度,让那抹“藏青蓝”在喜马拉雅的云雾中始终鲜艳如初。

西藏青年报

↑ TOP


按日期搜索
12 2022
 
 
 
 

西藏青年报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