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zqnb.cn/Content/weixinlogo.png
图为支教队员和小朋友们在大课间合影。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期,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非
http://www.xzqnb.cn/m/content/2025-09/12/004161.html
《汉文版》 《藏文版》

第04版:青春

锦绣边疆 非遗青年行

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重走边关古道 砥砺奋斗初心”主题活动

第九届象雄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安排正式发布

等待处理…

锦绣边疆 非遗青年行

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赴那曲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次仁央吉 通讯员 李瑜涵
2025年09月12日

图为支教队员和小朋友们在大课间合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期,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非遗薪火·边疆传承队”赴那曲市开展“锦绣边疆·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非遗融入教学,播撒团结种子

实践团首站走进那曲市色尼区色雄乡完全小学,团队成员以二年级教师身份开展教学实践,累计完成语文、数学、英语及体育、美育等6门课程70课时教学。教学中,他们巧妙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课堂,打造“非遗+美育”特色课程,把藏族服饰文化与益智游戏相结合,用童趣化语言阐释八宝纹(吉祥圆满)、万字纹(福运绵长)、日月纹(光明永恒)、回纹(传承不息)等纹样,通过纹样绘画、趣味问答等活动,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在比如县白嘎乡小学。团队开展纹样专题体验课,面向46名小学生系统讲解藏族服饰纹样文化。借助“纹样故事会”“手绘创作”等环节,引领学生从纹样符号中感知文化内涵,部分学生还能基于传统元素编创新故事,实现从“认知”到“创造”的文化跃升。

宣讲:政策贴近生活,凝聚民心共识

活动期间,团队三赴色尼区色雄乡巴热村,开展3场“面对面”政策宣讲。摒弃照本宣科,团队以新修公路、合作医疗、教育条件改善等牧民身边变化为例,用质朴语言解读惠民政策。

宣讲现场氛围热烈,牧民们表示:“以前娃娃上学要走一天山路,现在学校就在家门口;冬天帐篷里通了暖气,再不用挨冻。”双向互动间,党和国家对边疆群众的关怀深入人心。

文创:数字赋能传统,激活非遗生命力

实践活动聚焦藏族非遗服饰纹样保护创新,支教期间,团队收集40余幅藏族儿童手绘纹样作品,这些作品灵感源于传统纹样,又融入儿童想象。经数字化设计与平面建模技术二次创作,十余款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如纹样书签、手账贴纸、装饰挂件等。

目前,相关作品已通过“青柠美育”线上平台开设专题展厅,面向社会展示“传统纹样+儿童创意+现代设计”的融合成果,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搭建起边疆文化与外界对话的桥梁。

从小学课堂到牧民毡房,从纹样课堂到数字展厅,实践团以“支教播种、宣讲聚力、文创破圈”的多元实践,探索出一条“文化认同促边疆治理”的特色路径。团队成员卓玛拉宗说,当孩子们展示纹样时的骄傲,当牧民对党的政策的暖心形容,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写照。

西藏青年报

↑ TOP


按日期搜索
12 2022
 
 
 
 

西藏青年报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