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类乌齐县,有这样一抹“巾帼红”,她就是类乌齐县民族服装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扎西次措。今年55岁的扎西次措近年来获得了自治区“最美格桑花”、自治区三八红旗手、昌都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作为藏族服饰技艺传承人、创业带头人、企业负责人,扎西次措用双手打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用奋斗谱写了巾帼创业的最美青春。
1968年,扎西次措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裁缝为生的家庭。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小次措喜欢搜集一些破烂的胶鞋、衣服,模仿爷爷和父亲的样子把这些“废品”加工成自己喜欢的服饰。
但这样幸福的时光只维持到了小次措13岁那年。1981年,扎西次措的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相继因病去世,剩下她和5个弟弟妹妹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13岁的扎西次措肩上。
好在年幼的扎西次措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生活击垮。“作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我既要当妈,又要当爸,不能倒下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扎西次措回忆道。
靠着自己的手艺,扎西次措与弟弟妹妹的日子也算过得去。但扎西次措看见别的孤儿的时候,总是于心不忍,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孤儿都被她收留,成为了家人。
人多了,开销自然也就更大了。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扎西次措领着他们到山上挖草药,然后拉到成都卖,换回来的钱又从成都购买了10台缝纫机,拉回来教他们手艺。
1991年,扎西次措参加了当地妇联举办的“缝纫裁剪培训班”,学成后,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1992年,她创立了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专门收特困家庭的孩子和孤儿为徒弟,将自己学到的所有本领都传授给他们。
扎西次措不断观察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尽量在传统民族手艺中融合现代审美,在样式、色彩上创新的同时,还把时尚、流行、简约的现代元素加入服饰、配饰中,形成藏装新的时尚风格。
“墨守成规不是办法,只有不断将传统与现代审美进行融合创新才能生存。”扎西次措说。
扎西次措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她又想到事业要长久发展,就得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致富,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姐妹们。
2015年,扎西次措的服装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她每年都会为来自各地的妇女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农闲时节,每天培训班人员可以达到60多人。与此同时,她又从中招聘了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妇女,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并按照合作的方式支付劳动报酬。
“我是一名单身母亲,以前根本不会做衣服,多亏了扎西次措老师的教导,现在有了稳定收入,家里两个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都不愁了。”在昌都市妇联“妇女创业就业基地”里,次央巴措正在熟练地使用缝纫机缝制藏装。
此外,扎西次措还通过个人和公司帮扶贫困户。从2012年开始,扎西次措每年节假日都会去五保集中供养中心慰问孤寡老人;2013年,从公司所得利润中拿出30%现金用以慰问本县低保户及家庭贫困户;2017年起,每年为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并同时提供就业;2023年1月起,每周组织6人到附近山上开展清理垃圾等活动。
扎西次措的一系列举动,为自己打开了不一样的人生,也为类乌齐县桑多镇冬孜巷社区及周边的妇女树立了一个榜样。
说起今后的打算,扎西次措满怀憧憬地说:“之前一直有扩建公司的想法,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被推迟,好在今年我已经筹集了300万元,之后再争取一些政策优惠,顺利的话,2024年就可以建起一座5层楼的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