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zqnb.cn/Content/weixinlogo.png
新能源+新农业,一个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一个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在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白那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
http://www.xzqnb.cn/m/content/2024-01/05/001541.html
《汉文版》 《藏文版》

第04版:青春

关于东北小伙在双湖种菜这件事

“光伏+农业”照亮白那村乡村振兴“阳光路”

等待处理…

“光伏+农业”照亮白那村乡村振兴“阳光路”

本报记者 邢梦雨 汪旭梅
2024年01月05日

新能源+新农业,一个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一个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在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白那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光照资源,通过“光伏+农业”互补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强农富民的发展新路子。

“农光互补”催生绿富同兴“新业态”

走进琼结县拉玉乡白那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周边的田园、村庄融为一体,成为一道既有“光景”、又有“钱景”的靓丽风景线。

拉玉乡干部王雪飞介绍,近年来,白那村把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作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路径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生动实践,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白那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光互补”项目,以“清洁光伏+特色产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2017年8月,琼结县委、县政府与江苏中利集团在贫困村推广建设“光伏电站+农业大棚”的“光伏农场”,白那村迅速响应、积极争取,整合30亩闲置土地用于建设光伏农场,确保了1MW光伏农场于2018年底顺利落地白那村,并在2020年被纳入国家财政部第三批光伏补贴名录。2023年,琼结县委、县政府又与华能雅江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对接,又投资2.82亿元,建设50MW保障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落地白那村,使白那村成为了琼结县光伏清洁能源发展基地,引领当地乡村振兴的“新业态”。

田野上,白那村的一块块光伏电池板正接受阳光照射,把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往国家电网。

“板上发电”驱动借光生金“促增收”

白雪飞说:“之前,我们经济条件差,相比较其他村,我们除了种植之外,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县乡工作人员经过大量调研后,最终确定了光伏产业。”

在白那村,村干部和群众牢牢把握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全力以赴发展光伏清洁能源产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1MW光伏农场年发电量均在150万KWH左右,按照上网标杆电价0.8元/KWH,年发电收益约120万元左右。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白那村集体制定《琼结县白那村1MW贫困村光伏农场产业扶贫示范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按照“集体经济增收、无劳力分红、以奖代补、劳有所得”等形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抱团发展带动周边的堆巴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万元,全乡179名无劳力人员每人每年享受0.1万元发电收益分红,并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在全乡设置公益岗位114个,每人每年增收1.2万元。

在清洁能源发展持续向好的前景下,白那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村党委+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盘活集体资源,将白那村1000余亩土地以每亩345元的价格租赁给华能雅江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建设50MW保障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设期间带动5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约2.5万元,每年带动村集体创收35万元。

如今的白那村,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绿色存折”借“光”生金,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板下种植”撬动一地两用“结双果”

在白那村,光伏与农作物“套种”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村民产业增收的“绿色途径”。

白那村1MW光伏农场占地30亩,为了不浪费资源,村集体综合利用发电板下方土地建设了9座农业大棚,做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循环发展,将太阳能光伏与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近年,白那村积极与西藏洛典农资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将大棚承包给该公司开展沙棘、砂生槐、绢毛蔷薇、醉鱼草等苗木的培育,带动白那村30多人家门口就业,每月每人增收4000余元,真正做到了农光互补,惠利于民,实现了“一块土地双重效益三份收益”。

“一地多用、立体开发、循环发展、多方共赢”是发展光伏农业的关键。“白那村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提供了强力支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王雪飞介绍,2023年白那村集体经济已突破60万元。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白那村以发展“绿色光伏”产业为“钥匙”,解锁“借光生金、光农结合”复合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增收。

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放眼望去,白那村的一块块光伏板像鱼鳞一样呈方阵排列着,仰角朝南面向天空,吸收着温暖的阳光,电表盒上的发电数字飞速旋转,让村民的心头热乎乎的。“这些深色的板板不仅能发电,还能带给我们增收,阳光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王雪飞说。

西藏青年报

↑ TOP


按日期搜索
12 2022
 
 
 
 

西藏青年报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